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博鱼体育app综合版 > 新闻动态 > “商都沙龙”看青少年对话商代龙纹里的文明密_韩教授_文化_形象
“商都沙龙”看青少年对话商代龙纹里的文明密_韩教授_文化_形象

发布日期:2025-07-07 02:00    点击次数:158


大象新闻记者 程冰冰 罗曼

6月28日午后,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二楼的商都书吧,一场围绕“龙腾大邑商——中国早期龙形象的传承与演变”的沙龙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。活动特邀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担任主讲嘉宾。数十名刚开启暑假生活的青少年按捺不住对“龙”这一神秘东方图腾的好奇,热情参与了这场“寻龙奇旅”。

活动现场,韩教授带领众人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器物图片中寻找关于“龙”的痕迹。“快看!这里藏着一条‘龙’!”孩子们指着青铜器上古老的纹样惊呼。作为贯通古今的中华文明图腾,“龙”是先人信仰与权力的具象表达,而带有龙纹的“国之重器”,更是王权与贵族专属的身份象征。随后,韩教授话题一转,又指出商代龙的形象并非孤立存在,除中原地区,长江流域、陕北高原等非商文化区也广泛出现“龙”的形象。从新石器时代红山、凌家滩、良渚、后石家河文化的玉龙,到陶寺文化的彩绘龙纹、二里头文化的绿松石龙形器,沙龙成员们在韩教授的耐心梳理下,逐渐串联起“龙”形象的连续性发展脉络。

展开剩余52%

那些散落四方的方国部族,究竟为何不约而同地倾注珍贵的青铜资源,塑造同一种来自中原的幻想巨兽呢?面对沙龙成员抛出的疑问,韩教授解释道,珍贵材质与复杂工艺的投入,使龙纹成为联结不同区域社会的重要精神纽带,不仅反映了当时物质层面的统一性,更揭示了人们在观念层面的文化认同。

互动环节,沙龙成员们依旧兴趣盎然,仔细观察商代青铜器与玉器上的龙纹图样后,纷纷拿起彩笔,一笔一画的勾勒出栩栩如生的纹理。“通过刚才的课堂和自己动手体验,我发现龙纹非常精致、复杂,商代工匠能够把龙纹装饰在器物上,实在太厉害了!”一位小学生分享了参与此次沙龙的体验。

这场妙趣横生的寻“龙”记,带领沙龙成员们循着商代龙纹的蜿蜒轨迹,窥见中华文明“多元一体”格局的初生模样,也完成了一场从“高悬天际的神圣图腾”到“流淌血脉的文化基因”的认知嬗变。

发布于:河南省

Powered by 博鱼体育app综合版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